今年是中國貿促會成立70周年,筆者有幸加入貿促系統參與展覽工作二十多年,親歷我國展覽業快速發展階段。貿促會開創了新中國的展覽事業,展覽一直是貿促會最主要的工作內容、交流平臺和服務手段。在此從老一輩貿促展覽人的回憶中撿拾七個“一”,以紀念70年來的貿促展覽事業。
新中國第一個展覽專業主辦機構。“先有展覽后有貿促會”,這是老貿促人記憶中印象最深的一點。新中國成立后,西方國家進行經濟外交上的“封禁”,為拓展經貿交流,中央政府組織中國展覽團于1951年3月4日參加萊比錫國際博覽會,同年5月20日又參加了布拉格國際博覽會,這是新中國成立后初次出國參展。在周恩來總理親自關心下,1952年5月4日在北京興盛胡同招待所,中國貿促會開會成立,南漢宸、冀朝鼎被公推為主席、秘書長。中央貿易部派出的參加1951年12月印度孟買國際工業博覽會、1952年3月巴基斯坦卡拉奇工業展覽會的展團人員剛于1952年5月上旬返回國內,經周總理批準,上述展團人員全部留下作為中國貿促會成立后的首批工作人員。
從此,中國貿促會成為新中國成立后唯一專職出國展覽的主辦機構,展覽成為貿促會的一項主要任務,為打破西方封鎖,實現貿易暢通,擔負起以經促政、以民促官特殊使命做出了獨特貢獻。
筆者至今還清晰地記得,時任中國貿促會展覽部負責人2001年在紀念我國出展工作50周年座談會上說過,“我國出國展覽工作是為了適應我國外交、外貿工作需要而開創的。新中國在成立初期,面臨西方國家經濟封鎖和政治孤立,需要通過出國參展和辦展開展對外宣傳,促進對外關系發展,走上世界舞臺。”
第一個赴未建交國家辦展。中國貿促會成立不久,冀朝鼎秘書長1952年5月14日在北京接待了三位日本國會議員。這次會見有三個歷史性“第一”:貿促會成立后接待的第一批外賓,日本代表第一次訪問新中國,簽訂了第一個中日民間貿易協議。根據1954年第三次中日貿易協定,中國貿促會于1955年10月在東京、12月在大阪舉辦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品展覽會”,這是我國第一次赴未建交國家舉辦展覽會。日本“國貿促”隨后于1956年10月在北京、12月在上海舉辦了“日本商品展覽會”。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李先念等國家領導人先后參觀日本展覽會。互辦展覽會取得很好的效果,促進了中日貿易關系,加深了兩國人民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
自1951年到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貿促會承擔了我國幾乎所有的出國展覽任務,共赴104個國家舉辦了313個出國展覽,這些展覽均以新中國的建設成就為主要內容,發揮了獨特的歷史作用。
第一個展館運營單位。根據中國貿促會和蘇聯工商會簽訂的關于中蘇互換展覽協議,作為1953年7月我國去蘇聯舉辦工農業展覽會的回訪,為接待蘇聯經濟及文化建設成就展覽會來國內巡回舉辦,中央政府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分別建設蘇聯風格的展覽館。中國貿促會參與了北京的蘇聯展覽館籌建工作(1958年更名為“北京展覽館”),在成功舉辦了“蘇聯經濟及文化建設成就展”后,展館就成為以后舉辦來華展的主要展館,也成為“國外來華經濟展覽會工作委員會”的辦公場所。創建啟用之初,該展館由中國貿促會負責運營管理,后因展館附設影劇場、餐廳等對大眾開放功能,遂交付北京市政府管理。
1956年11月,中國貿促會在廣州主辦了為期兩個月的“中國出口商品展覽會”,這是廣交會的預演。1957年4月25日,由中國貿促會主辦的第一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廣州拉開帷幕,成為新中國沖破西方經濟封鎖與政治孤立、打開通向世界大門的重要窗口。
隨著外國來華展覽增多,國內的展覽會也逐漸增加,展覽會規模不斷擴大,原有的北京展覽館和隸屬農業部(今農業農村部)的農展館面積不能滿足辦展需要,中國貿促會向國家計委提出建館申請。1977年,經由國家計委上報國務院,同意在北京建設一座接待外國來華展覽會和舉行出國展覽預展的大型展館。1984年,中國國際展覽中心破土動工,1985年11月按期竣工后成為當時國內建成的第一座規模最大的專業展館,該展館也成為上世紀8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之一,鄧小平為新落成的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題字。由中國貿促會和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亞太國際貿易博覽會隨即在中心舉行,這是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首次舉辦的大型國際博覽會,1200多家參展公司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展出面積4萬平方米,中外觀眾達80多萬人。
中國貿促會從此擁有自己的展館。為做好展館的運維管理和展覽活動,貿促會成立了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公司。
第一個引進國外展覽會。貿促會成立后,除了大量組織出國展覽,接待來華展覽的任務也越來越重,且來華展覽工作涉及面廣。為此,經批準,1953年2月成立了由中國貿促會會長任主任,外交部、外貿部、北京市政府、第一機械工業部、交通部、鐵道部、建筑工程部、對外文化聯絡局等單位參與的“國外來華經濟展覽會工作委員會”,負責相應協調管理。
1953年前后,以民主德國政府和波蘭政府名義在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舉辦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工業展覽會”和“波蘭人民共和國經濟展覽會”,揭開了中國貿促會接待承辦外國來華展覽工作的最初篇章。隨著中國外貿事業的發展,接待來華展覽會工作不斷發展。1978年10月20日至11月3日,由貿促會在北京主辦的外國農業機械展覽會邀請了12個國家的廠商參加展出,這是我國舉辦國際性專業展覽的一次成功嘗試。1985年11月15日至30日,在新建的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的“第四屆亞太國際貿易博覽會”,開創了在我國舉辦綜合性國際貿易博覽會的先河。接待外國來華展覽會的工作已經變成主辦國際性展覽會和博覽會的工作了。
根據我國經濟建設發展規劃和各產業部門重點引進技術和設備意圖,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派人拜訪國務院有關部委,就合作舉辦各種專業性工業技術展覽會事宜進行廣泛宣傳和征詢意見。第一批確定的6個定期國際專業展分別是國際水利電力展、國際能源展、國際鑄造展、國際化工石化展和國際模具展。1987年10月,對外經貿部批準了貿促會呈報的上述6個定期國際展計劃,展覽中心立即著手實施,均取得良好的社會經濟效果。
貿促會沿著展覽會專業化、定期舉辦的方式辦展,取得了很好成效,參與舉辦的“北京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Auto China)”“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CIMT)”“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CITME)”等均已發展成為國際知名展覽會,也由此帶動了中國會展業的巨大發展。
最早將成就展過渡到貿易展,從綜合展蛻變為專業展,成立第一家中外合資展覽公司。改革開放以后,為適應經濟社會各項發展,貿促會逐漸改變了過去出國展覽偏重于宣傳建設成就的傳統,提倡展覽與貿易相結合,為擴大出口服務。以1986年參加第70屆瑞士巴賽爾樣品博覽會為起點,首次將宣傳成就為主的整體布展形式改為以外貿公司為主體,以貿易成交為目的的攤位式展出形式。自此,我國的出國展覽回歸展覽會的本質。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各省市貿促會相繼從外貿部門獨立出來開展工作。隨著各地外貿從收購到自營出口,貿促會通過出國展覽為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發揮了重要平臺作用,形成了貿促總會、地方分會、行業分會、進出口商會、外商投資協會、各工貿外貿總公司、地方經貿委(廳)以及專業展覽公司等多層次、多元化、多渠道組織出國展覽的新格局,全國出展行業得到快速發展。
貿促會作為出展的開創和踐行者,據統計,每年貿促會和中展公司出國參展辦展數量占全國總量的20%左右,各省市貿促分會占20%左右。對我國展覽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展覽也成為貿促會的主要工作平臺,在服務基層、服務企業、促進對外貿易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國內外展覽界得到高度認可。德國法蘭克福展覽公司、南非國際博覽會、埃及ACG展覽公司、英國ITE公司等都曾委托中國貿促會負責其在華信息發布、項目宣傳、參展組織等工作。1995年,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公司和德國慕尼黑國際博覽集團公司合資組建了京慕國際展覽有限公司,這是中國展覽業內第一家中外合資公司,也是慕尼黑國際博覽會公司在中國的業務總代理。
首個與三大國際會展組織聯合舉辦國際化會展論壇。著眼于中國會展業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發展,中國貿促會發起并邀請國際展覽業協會(UFI)、國際展覽管理協會(IAEM)、國際組展商協會(SISO)共同主辦,于2005年1月首次舉辦中國會展經濟國際合作論壇(CEFCO),這是國內會展行業層次最高的年度論壇。時任國務委員吳儀出席首屆論壇,對中國會展業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每年度論壇邀請國際知名展覽專家演講,搭建了會展主辦機構、國內外展覽公司之間專業交流平臺,發布的《中國會展經濟發展報告》成為業內賴以參考的重要文獻。這是貿促會在會展界最有影響力的活動,成為業界活動“金名片”。
利用世博會服務外交、服務基層,是中國貿促會改革開放以來一項新的獨特而重要的任務。1982年美國田納西州世博會邀請中國參展,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受邀,中國貿促會被指定代表國家參展。此后,貿促會連續參加在各國舉辦的世博會。1993年國際展覽局接納中國成為正式成員國,國務院2001年明確由貿促會代表我國參加國際展覽局工作,負責和世博會相關事宜的組織、協調、監督和管理工作。中國貿促會參加的歷屆世博會都給各國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多次獲得世博會獎項。加入國際展覽局后,中國貿促會為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申辦、籌辦和舉辦發揮了關鍵作用。
進入新時代,中國世博事業得到了更大發展。2015年5月1日,意大利米蘭世博會開幕,中國館同日開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視頻發表歡迎辭。2017年6月,習主席訪問哈薩克斯坦,出席上合組織元首峰會和阿斯塔納專項世博會開幕式。習主席在世博會中國館接待了哈薩克斯坦總統和出席上合峰會的各國元首。2019年4月28日晚,習主席與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部分外方嘉賓共同出席北京世園會開幕式。2021年10月1日,習近平主席為阿聯酋迪拜世博會中國國家館視頻致辭。
從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開始,中國貿促會決定由總會單獨參展改為增加省市聯合參與的形式,即在世博會期間組織集外宣、招商、演藝、交流于一體的省市活動周模式,為各地區創造實際參與世博會活動的機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建立的各省市館,更是進一步深化參與程度。這是貿促會將參與世博會活動面向基層、服務地方的創新舉措,得到了各省市政府的肯定、重視和關注。
中國貿促會成立70周年來,開創和引領了中國會展業的成長、發展。當前,中國會展規模已居世界首位,成為會展大國,正在奔向會展強國的目標,期待貿促展覽工作再創輝煌。
文章來源:中國貿易新聞網,李保爾。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羊城晚報訊 駐京記者劉克洪報道:2月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2年商務工作及運行情況,并回應熱點關切。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在發布會上答問時提到,2023年要強化貿易促進,全面恢復舉辦廣交會等一系列國內出口展會線下展。
5月16日,首屆中國家博會(天津)在國家會展中心(天津)盛大開幕。展會開啟的第一天,展館內外盛況空前,各大展廳人頭攢動。眾多一線品牌與最前沿的產品和設計,振奮著每一位大家居人的心。
近日,《求是》雜志2023年第2期刊登了商務部黨組書記、部長王文濤署名文章——《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他表示,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連續舉辦5年,已經成為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中國的開放發展為世界開放合作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
深圳展會項目又能領補貼了。記者昨日從深圳市商務局獲悉,2021年服務貿易發展扶持計劃市外國內展會重點扶持項目資助計劃正式公布。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2020世界5G大會、2020年中國國際工業設計博覽會等15個市外國內展會項目獲得補貼,共計795萬。
5月21日,浙江省國際會議展覽業協會生態會展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浙江省國際會議展覽業協會會長陳璀認為,會展業綠色發展與產業鏈優化息息相關。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明確:“推進會展業綠色發展,指導制定行業相關綠色標準,推動辦展設施循環使用。” 此次,生態會展專委會在浙江成立,就是落實國務院要求的有力行動。
2024第12屆中國(重慶)國際地坪工業及運動場地設施展覽會,將于2024年5月13-15日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行。
商務部、中宣部等27個部門近日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以推進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著力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著力推動體制機制改革和內容形式創新,著力促進對外文化貿易規模增長和結構優化,圍繞深化文化領域改革開放、激活創新發展新動能、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拓展合作渠道網絡、加強組織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積極探索高水平開放路徑、大力發展數字文化貿易、健全文化貿易合作機制、提升便利化水平等28項具體任務舉措。
12月10日,為期3天的第二十五屆全國發明展覽會在佛山市潭洲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2300多個發明創新項目在此次展會上展出。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同步開賽。
據深圳市商務局網站8月18日消息,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關于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部署,牢牢把握“雙區”驅動、“雙區”疊加和實施深圳綜合改革試點重大歷史機遇,推動深圳市會展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服務灣區、全球知名的國際會展之都,深圳市商務局起草了《深圳市加快商貿高質量發展建設國際會展之都的若干措施(公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若干措施》),現公開征求社會公眾意見。